泰宁街2号,汉口《民国日报》的旧日光彩

泰宁街2号,汉口《民国日报》的旧日光彩

本月初,武汉设计日暨第六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活动中,有20栋“武汉红色历史建筑”在翟雅阁展出,备受关注。日前,长江日报开展了“武汉五大红色地标”票选,邀请市民网友从这20栋红色历史建筑之中,选出自己心目中具有代表性的“五大红色地标”。

纵观这20栋红色历史建筑里,多的是名声赫赫、见证了历史大事的地标,说出来武汉人家喻户晓。这一种,入选“五大红色地标”的可能性较高。相对而言,其中有些红色历史建筑稍显冷门,入选红色地标可能性不高,但是其背后仍有可堪一说的故事。

比如“泰宁街2号”,汉口《民国日报》旧址。

泰宁街2号,汉口《民国日报》的旧日光彩

泰宁街这条小街,近年素以旧货市场著称,几年前在凌晨开市的“鬼市”很有名,不少武汉人都知道。这个掌故改日细表,今天只说当年《民国日报》的往事。

两个有趣的小争议

1926年11月25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和汉口特别市党部共同创刊汉口《民国日报》,社长为董必武,先后主笔的宛希俨、高语罕、沈雁冰(茅盾)均为共产党人,其编辑方针由瞿秋白、蔡和森领导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所制定。

该报为武汉国民党、武汉国民政府和中共中央共有的机关报,国内消息来源由有关单位直接供稿,工运消息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湖北省总工会提供,农运消息由全国临时农协和湖北省农民协会提供,军事、政治消息由武汉国民政府提供。每日出版对开三大张,遇有革命纪念活动,加出特刊。全报社从主笔、编辑到印刷工仅20余人。报纸校样,主笔和编辑均参加校对。

虽然这些基本情况都很清楚,但这份报纸有两个有趣的小争议,至今尚无定论。

首先,这份报纸的正式名称是什么?目前,专业研究者提及这份报纸时,《汉口民国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这两种写法都有。

泰宁街2号,汉口《民国日报》的旧日光彩

ZX907。WUhanEws.CN

出现这个争议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该报的报头上,“汉口”两字和“民国日报”四个字,用的是不同的字体、字号与排列方式。“民国日报”是大字竖排,“汉口”是小字横排,压在“民”字上面。

有人认为,这六个字都是报名。这种排列方式是为了美观,以免报名太长影响排版;也有说法认为,仅仅“民国日报”四字是正式报名,“汉口”是当时常见的一种文字标注,表示地名。

笔者较为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因为在本文贴出的这张《民国日报》一版上,报头正下方有个广告,“汉口老九章”,用的排版方式与报头相似:汉口为地名标注,“老九章”才是企业名称。

其次,这份报纸创刊于哪一天?

ZX907。WUhanEws.CN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1926年11月25日。但是,这个时间也存在争议,因为在1926年11月18日的汉口《新闻报》上曾经刊登过一份《民国日报》的创刊启示,创刊日期写的是1926年11月20日,现抄录全文如下:“敬启者——本报系国民政府创办,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消息灵通,机件完备,印刷精良,出报迅捷,现已组织就绪,定于十一月二十日出版。日印万份,每份四大张,送阅三日。除短期外,如有定阅本报,惠登告及印刷品者,请向本部接洽,决不有误。”

究竟是当时的亲历者记错了时间,还是《民国日报》未能如预期时间出版?仍待考证。

主笔42天,撰文34篇

在《民国日报》的几位主笔当中,从文化圈的知名度来说,茅盾肯定是最大牌的一位。他担任主笔的时间不长,仅仅42天时间,为报纸创作了34篇文章。大家出手,掷地有声。

泰宁街2号,汉口《民国日报》的旧日光彩

茅盾当时的34篇作品中,第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坚持共产党正确主张的党性原则。他是以共产党员的个人身份,接受党的派遣到《民国日报》社工作的,首先是一个共产党员,其次才是一个国民党员。

1927年5月5日,茅盾在社论中提出“把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新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这是在当时国民党右翼发出的“工农运动过火了”等说法甚嚣尘上的历史环境中,对这一说法的有力反击,揭露了其背叛孙中山遗训的丑恶面目,也是提醒革命队伍中某些思想认识、阶级立场模糊的同志,千万不要忘了共产党的理论纲领,在“谁是革命的主力”问题上发生动摇。

ZX907。WUhanEws.CN

茅盾34篇作品的第二个明显的特点是坚持党的战斗风格。当时,所谓“工农运动过火”论, 是国民党右翼攻击革命群众运动,为进行反革命活动所制造的藉口,也是共产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向国民党右翼奉行投降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茅盾对此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并且尖锐指出,在许多地方,所谓的“幼稚”、“过火”往往是反动势力混入革命群众中,刻意制造出来的混乱。

ZX907。WUhanEws.CN

这34篇作品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极富策略性。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汪精卫一度高喊“讨蒋”以彰显自己的“革命正统”身份,各地军头大部分也显得立场模糊,实际上都在和蒋私下勾兑、讨价还价。茅盾此时对这些人的动向多少已有预期,他在公开声讨蒋介石叛变革命的文章中,始终提醒读者,警醒“革命阵营第二个、第三个蒋介石”的出现。同时,在配合国民党中央执委的训令等而写的社论中,则采取虚与委蛇的策略,揭露出汪精卫两面派的危害性。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汉口《民国日报》被迫改组,最后落入国民党右翼之手。茅盾在汉口《民国日报》任职的时间虽然仅一个多月,但他通过自己的一系列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在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55392.html